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相继发声。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推动养老产业与相关产业和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其中提到要“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提到银发经济时,“康复辅助器具”相关概念总是伴随左右。
康复辅助器具也称为康复辅具,是指预防残疾,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辅助性治疗的产品,包括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广泛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功能障碍人士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当下,老年人口基数不断攀升,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也不断增加,面对各类养老辅具高昂的价格以及使用频次的固定等特有情况,我国养老市场上对各类养老辅具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养老辅具租赁市场规模已达到18.2亿元,且在2019至2024年间保持着26.8%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居家养老辅具租赁服务作为长护险制度实施的具象化内容,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助力长护险制度高效落地,提升保障效能,让老人享受更专业、贴心的护理服务,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节约社会资源、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开辟了新路径。
在此情况下,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对养老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养老辅具租赁市场的发展。
2019年,五部门印发《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各地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的租赁服务。加强对老年用品产业的融资支持”,这一政策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辅具租赁服务,自政策发布以来,多个省份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为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比如,2024年11月,安徽发布《安徽省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基金、信托、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大对养老产业的融资支持,加强对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的信贷担保支持。
再比如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发适合养老服务行业和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特点、价格公允的产品,并提供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
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再次提出“鼓励金融租赁公司等开展医养康养等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连续性康复治疗、专业护理与生活照料整体解决方案、投资与运营管理的平台,上海某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存在资金缺口。据了解,在此情况下,国耀融汇租赁通过融资租赁回租模式,向该公司提供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集团投建新机构,采购新设备以及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MK体育官网入口使该公司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市场对于优质康复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此外,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也推出了居家养老设备租赁项目方案,为居家辅具租赁业务的服务商提供融资方案和一揽子金融服务。据了解,该公司为新成立的辅具租赁业务服务商提供了设备资金,购买8批次设备,支持其在3个省份(江苏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辅具服务开展,辐射3个地市7.6万失能人员,陆续为8000多位失能人员家庭提供了居家辅具设备。
“当前,老年人多元化、MK体育官网入口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某租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未来应对老龄化冲击,养老金融大有可为,融资租赁大有可为。
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徐金球表示,金融租赁公司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同时具有市场需求、政策导向、投资模式和合作创新等可行性,其背后的机理包括资金支持与流动性改善、专业资产管理、现金流管理、风险分担与缓释以及协同养老产业链等。
“在商业模式上,金融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设备租赁、‘建设+租赁’‘租赁+PPP’‘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形式来服务养老产业,但也面临着政策与市场风险、租赁资产流动性风险以及新模式操作风险等问题。因此,应持续完善融资租赁法律法规、加大融资租赁政策扶持以及推动融资租赁产品创新。”徐金球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