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运动损伤是大多数运动爱好者都会遇上的伤痛。近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创伤骨科熊圣仁团队基于国际前沿技术,创新开展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突破治疗瓶颈,帮助运动爱好者从步履维艰到重返运动场。
篮球爱好者小陈(化名)因反复踝关节扭伤,导致距骨大面积软骨缺损,日常行走疼痛难忍,运动能力几乎丧失。小陈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熊圣仁团队综合评估后,为小陈施行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术后3个月,MK体育官方网站通过系统化阶梯康复训练,小陈不仅恢复无痛行走,更已实现慢跑目标。目前正向重返赛场稳步迈进。
距骨软骨损伤是导致踝关节慢性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多发于运动创伤或反复扭伤患者。传统疗法如微骨折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虽能短期缓解症状,但存在修复组织力学强度不足、供区膝关节继发损伤等局限。“肋软骨作为人体最大的透明软骨来源,与关节软骨在生物力学特性及分子结构上高度契合,移植后直接匹配关节面承重要求,修复组织光滑坚韧,力学性能接近原生软骨。而且供区损伤极小,广泛覆盖复杂缺损,杂病例支持多块联合移植,突破传统技术限制。”据介绍,创新开展自体肋软骨移植术能为患者提供“原装级”透明软骨修复方案,突破传统治疗瓶颈。
熊圣仁主任介绍,运动损伤群体以及中青年患者要把握黄金治疗窗口,科学守护关节健康。他提醒,软骨损伤若未及时干预,易加速关节退变,增加治疗难度。医生将综合缺损面积、深度及患者运动需求,来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此外,康复至关重要。术后严格遵循阶梯康复计划,是功能恢复的核心保障。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